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虎皮鱼

原产地: 东南亚 体型: 4-6厘米 寿命: 2-3年 参考价: 5元左右
cwbk
虎皮鱼-->简介:

虎皮鱼(学名:Puntius tetrazona)是鲤科、无须魮属鱼类。体长4-6厘米,体高,侧扁略呈卵圆形。虎皮鱼体色基调为浅黄色,带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第一条竖纹通过眼部,第二条在腮盖与背鳍之间,第三条起于背鳍末端直达臀鳍起点,第四条在尾鳍基部,斑斓似虎皮,因而得名虎皮鱼。

虎皮鱼是一种喜高温高氧的热带鱼,最适生长水温为24-26℃。虎皮鱼为杂食性鱼类,比较贪食,但爱吃鱼虫等活饵料,喜在中层水域游动。原产地为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


虎皮鱼-->形态特征: 虎皮鱼体呈卵圆形,体高,侧扁,成鱼体长4-6厘米,体高1.6-2.3厘米,眼径0.3-0.5厘米,吻部为红色,吻长0.2-0.3厘米。其中眼径(ED)占据体长(BL)的0.05-0.1,吻长(SL)占据体长(BL)的0.03-0.06。鳃丝呈梳齿状,排列紧密,鳃耙数20-23之间。体色

基调浅黄色,背部金黄色,背鳍由1枚棘和6-10枚分支鳍条,第1枚硬棘粗壮,背鳍起点距吻端大于距尾基的距离;腹鳍由1~2枚不分支鳍条和7枚分支鳍条,未达肛门处;尾鳍由8-10枚不分支鳍条和9-11枚分支鳍条组成;4枚不分支鳍条和5枚分支鳍条组成臀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鱼体两侧通过眼部、腹鳍前部、背鳍前部和尾鳍前部有4条垂直的黑色竖条纹,背鳍在第2条和第3条条纹之间,尾鳍呈深叉形。

虎皮鱼的变异种有绿虎皮鱼、金虎皮鱼等。绿虎皮鱼的体形、鳍形均未变,但体色变成不规则的绿色大斑块和条纹,非常美丽,绿虎皮鱼要求高溶氧水体。金虎皮鱼身体呈金红色,眼呈红色。


虎皮鱼-->习性:

虎皮鱼生性好动,游泳敏捷,喜群居。虎皮鱼之间经常发生斗殴和转圈追咬现象,成鱼会袭击游动缓慢的热带鱼,爱咬丝状体鳍条,故不宜过密,也不宜和有丝状体鳍条的鱼(如神仙鱼)混养。

虎皮鱼食性广,属杂食性鱼类,尤喜爱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可摄食。但受精卵在孵出卵膜约1周左右即可喂食活饵料,例如丰年虫等。在此期间,由于其生长需要较高蛋白质,因此饲喂丰年虫的鱼苗生长较快。但在成鱼期间饲喂丰年虫效果并不好,且成本较高,所以饲喂常用观赏鱼饲料即可满足生长需要。


虎皮鱼-->喂养:

虎皮鱼越冬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寒、保温、适当投饵,以维持鱼体体质健壮,尽量使其不消瘦,不发病,安全越冬。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控制水温,越冬期间水温应始终保持在24-30℃,同时应严防温度骤变,否则会引起鱼体受伤或死亡。目前根据其养殖的规模,加热的方法多样,例如:加热棒、白炽灯,以及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加热。

适当投饵,适当投饵可以增强鱼类体质,提高越冬能力。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0.5-1%左右。

水质管理,要经常清除池底的粪便及残饵、污物,及时捞出死鱼。适时更换池水,换水量在1/5左右即可。

鱼病预防,在入冬之前应对鱼池或鱼缸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杀死寄生虫和各种细菌病毒等。在越冬期间,可定期使用消毒药品进行预防疾病。一旦发现死鱼及残饵和漂浮在水中的水草枝叶应立即捞出,防止其恶化水质。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