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绿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简介:
暗绿绣眼鸟又称绣眼、粉眼。耳区和颊黄绿色;喙黑色,喙基色浅,虹膜红褐色,白色眼圈明显,眼先黑色,额基黄色;上体绿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外翈缘草绿色;颏、喉、颈侧和上胸鲜黄色,下胸及腹部灰白色,尾下覆羽鲜黄色,脚铅灰色。雌雄同型。
暗绿绣眼鸟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见于华北至西南一线及其以东各省区。栖息于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的树林、灌丛和果园等生境中。喜群居。以各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4—7月,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3—4枚,孵化期为10~12天。属晚成鸟。
暗绿绣眼鸟-->形态特征:
暗绿绣眼鸟雌雄鸟羽色相似。从额基至尾上覆羽概为草绿或暗黄绿色,前额沾有较多黄色且更为鲜亮,眼周有一圈白色绒状短羽,眼先和眼圈下方有一细的黑色纹,耳羽、脸颊黄绿色。翅上内侧覆羽与背同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除小翼羽和第一枚短小的退化初级飞羽外,其余覆羽和飞羽外翈均具草绿色羽缘,尤以大覆羽和三级飞羽草绿色羽缘较宽。尾暗褐色,外翈羽缘草绿或黄绿色。颏、喉、上胸和颈侧鲜柠檬黄色,下胸和两胁苍声色,腹中央近白色,尾下覆羽淡柠檬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有时腋羽微沾淡黄色。虹膜红褐或橙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稍淡,脚暗铅色或灰黑色。
暗绿绣眼鸟-->习性:
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喜欢成群,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在次生林和灌丛枝叶与花丛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时围绕着枝叶团团转或通过两翅的急速振动而悬浮于花上,活动时发出‘嗞嗞’的细弱声音。
暗绿绣眼鸟-->喂养:
以昆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鞘翅目金龟甲、金花甲、象甲、叶甲、叩头虫和蝗虫、蝽象、蚜虫、瓢虫、螳螂、蚂蚁等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也吃蜘蛛、小螺等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松子、马桑子、黄莓、蔷薇种子、女贞果实、花瓣、草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夏季主要以昆虫为主,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