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简介:
紫蓝金刚鹦鹉是鹦鹉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体长可达1米,体重超过1.5千克。鲜艳的蓝色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使得它们格外惹人注目。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善仿其它鸟声和人语言。脚短,强大,对趾型,适于攀援生活。羽毛艳丽,具粉绒羽。晚成雏。
紫蓝金刚鹦鹉是非常社会性的鸟类。 通常成对或聚一小群活动。以两种棕榈果实为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偶尔会吃小种子,棕榈芽和蜗牛。紫蓝金刚鹦鹉擅长交际、顽皮而又聪明。然而人类的猎捕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野生鹦鹉的数量在持续减少。野生紫蓝金刚鹦鹉的故乡是巴西。全球95%的野生紫蓝金刚鹦鹉栖息在此。紫蓝金刚鹦鹉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生物,由于身价昂贵,它们一直是逐猎的对象,这种珍稀的生物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和巴拉圭。
紫蓝金刚鹦鹉-->形态特征:
紫蓝金刚鹦鹉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体长95-100厘米,体重1.2-1.7千克,具美丽鲜艳的钴蓝色羽毛和弯钩一样的黑色的巨大鸟喙。足有展开可长达1.3-1.5米的翅膀。紫蓝金刚鹦鹉的羽毛是深蓝色,接近靛蓝色,富有光泽。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很鲜明的黄色的裸露皮肤。不像金刚鹦鹉属内其他的品种,紫蓝金刚鹦鹉眼睛周围没有白色而无羽毛的皮肤。像大多数鹦鹉一样,喙类似被用作抓住树木的第三只脚,这有助于攀爬。其强而有力的喙可轻易地于短时间内拆毁鸟笼的铁枝,也可咬开坚果及种子,甚至椰子。它们的尾巴特别长。
具有短而坚固的腿,这对于侧身和倒立悬挂是有用的。雌性和雄性的紫紫蓝金刚鹦鹉都是一样的,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辨性别,但雌性体型一般较为纤细。
紫蓝金刚鹦鹉-->习性:
紫蓝金刚鹦鹉是非常社会性的鸟类。通常成对或聚一小群活动,很少发现落单的蓝紫金刚独自活动。全年都会进行求爱、交配和结合活动。从早上到中午都是最活跃的时期,并且以2-8只为小群的方式飞出觅食。日落时分回到住处栖息在树上并在那里过夜。紫蓝金刚鹦鹉通常被描述为温和的巨人,具有温柔和爱的个性。该物种的家庭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食物来源的位置。 有些选择不要偏离住处太远,有些则每天都要到有食物的林区远行。长途觅食通常聚大群的方式飞行。
紫蓝金刚鹦鹉具有大型而强硬的鸟喙,用来打开坚果壳。 这些坚果通常很硬,所以此鸟首先用喙尖找到壳体厚度的合适位置,然后将它整齐地打破一半。与其他金刚鹦鹉相比,它们的大钩鸟喙效率显著。它们的食性较为特殊,在野生条件下,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棕榈果实Acrocomia iasiopatha和Astryocaryun tucuma为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偶尔会吃小种子,棕榈芽和蜗牛。虽然金刚鹦鹉利用攀爬的能力从树上的丛中摘取棕榈坚果,但大部分的进食都发生在地面上。
紫蓝金刚鹦鹉的天敌主要食肉动物,乌鸦和鸦科鸟类、长鼻浣熊、巨嘴鸟和臭鼬等都会掠食紫蓝金刚鹦鹉所产的卵。
紫蓝金刚鹦鹉-->喂养:
蓝金刚鹦鹉全年繁殖,通常在一生中只与一个伴侣在一起。紫蓝金刚鹦鹉在居住地筑巢,通常在距离地面4-14米的死树和活树洞中筑巢。尽管全年可以发生交配,但巢期通常选在赤道以南的雨季,从11月到来年的4月。金刚鹦鹉每隔两天产一枚卵,每窝产1-2枚卵。孵化期为25-28天。在此期间,雌鸟花费大约70%的时间孵卵并由雄鸟喂食。尽管鸟卵有时会被鸦类和臭鼬等捕食,但孵化率达到90%。雏鸟在13周内可离巢飞行,但雏鸟与雌鸟仍保持约18个月相处,才独立生活。它们在6-10年内达到性成熟。
通常情况下,如果有2枚卵需要孵化,雌鸟只孵化1只。母亲为雏鸟提供食物和保护。一周后,雄鸟加入喂养。雏鸟的食物由反刍部分消化的作物组成。寿命大约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