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绯胸鹦鹉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绯胸鹦鹉-->简介:

绯胸鹦鹉:别名大绯胸鹦鹉、小绯胸鹦鹉,原产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广西、广东、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群岛。多栖息于海拨不高的山麓林带、开阔林区,也会栖息红树林区、椰子树林区、农耕区、公园、花园和郊区等地。1758年命名,共8个亚种。我国野外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品种。 


绯胸鹦鹉-->形态特征:

绯胸鹦鹉雄鸟前额有一黑带,沿两侧向后伸至眼。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后斜伸至颈侧,眼先和眼周沾绿色,其余头部紫灰色。后颈及颈侧辉绿色,背、肩、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青铜色,具金属绿色光泽,羽端具暗色虫蠹状斑。外侧中、大覆羽金绿色,羽端亦具暗色虫蠹状斑。第一枚飞羽暗褐色而具土黄色狭缘,其余飞羽羽干黑褐色,外翈及羽端绿色而具金黄色狭缘,内翈暗褐色而缘以土黄色。尾羽狭窄而尖,中央两枚尾羽特别狭长、蓝色,基部羽缘绿色,两侧尾羽越往外侧越短,外翈蓝色,内翈绿色至金绿色,羽干黑褐色。颏污白色,喉和胸葡萄红沾紫灰色。下体余部及翼下覆羽绿色,腹部羽端沾紫蓝色。

雌鸟头较蓝灰,喉、胸橙红色,缺少紫灰色沾染,中央尾羽一般较雄鸟为短。 幼鸟头葡萄棕色,额沾紫灰色,头顶以下逐渐变为绿色。下体变为绿色,喉、胸略沾紫色,中央尾羽较短。

虹膜黄色 (雄鸟)或黄白色 (雌鸟)。雄鸟上嘴大都珊瑚红色,先端象牙色。雌鸟嘴黑褐色,脚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


绯胸鹦鹉-->习性:

常十余只至数十只成群活动,善攀缘,且能嘴、脚并用攀缘,上下攀缘均甚灵巧。快而常成直线飞行。平时会组成10到50只左右的群体漫游活动,大部份被人看见都是低飞于树林间或是前往乡村地区,到了目的地就会栖息于高大的树枝上,飞翔的时候相当吵杂,只有觅食的时候会很安静;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偶尔会和同属中的灰头鹦鹉一起集结前往稻田觅食,它们飞行的速度比同属中所有的鹦鹉都慢,鸣声粗厉响亮,似‘gah-gah-’声,甚为嘈杂。有时亦与鸦和八哥混群生活。夜晚栖于树上。性温顺,易于饲养,训练后可模仿人语。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混栖于树上。食物主要是野生植物的浆果、坚果等果实,以及种子、花蜜、嫩枝和幼芽等,也吃谷物和昆虫。


绯胸鹦鹉-->喂养:

绯胸鹦鹉的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的比例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比如苎麻籽和葵花籽(或花生)可分别占2成,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鹦鹉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绯胸鹦鹉初上架时不习惯,要适应一段时间。给它爱吃的花生米、水果之类,用手拿着喂,几天就能驯熟。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鹦鹉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每年初春和秋末分别清理巢箱,更换砂土和消毒笼舍一次。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