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头亚马逊鹦鹉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简介:
黄头亚马逊鹦鹉:别名双黄头亚马逊鹦鹉_黄冠亚马逊鹦哥,为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及崔斯玛莉亚岛、瓜地马拉、洪都拉斯。栖息于海拔500m以下的红树林、近河森林、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共4个亚种。
非常受欢迎甚至抢手的鸟种,嘈吵、活跃、聪明、有趣及顽皮。主体绿色,尾巴短小,头部黄色。喜欢学舌,性格很适合作为宠物,已有百年的笼养历史。说话能力只有黄颈亚马逊鹦鹉可之媲美。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形态特征:
身长约四十公分,绿色的身体,灰色的脚。特徵是金黄色的羽毛分布在头部及喉部,尚未成熟的鹦鹉仅有前额是黄色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头顶的黄色羽毛会随年龄不同而增加,纯正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约6岁左右头顶黄色的羽毛会长至整个头部或伸展至颈部。要达到成鸟的体色需要约六年的时间。橘色的虹膜,灰白色的喙。
双黄头亚马逊会在6、7岁后或更晚后头部的黄羽才会长到整个颈部与胸部,但依年纪、血统等不同会有差异,一般的大黄帽其头、胸、腹、肩等部位并不如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双黄头亚马逊有着大面积的黄羽分布,但年纪大的大黄帽也会有整个头部甚至颈部都变成黄色的机会,会依每只个体而有不同。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长35-38厘米。身体较为粗壮,双翼较圆,尾巴方形。身体呈鲜绿色,头部黄色,颈部有凹坑,双翼弯曲处呈红色,大腿黄色。飞羽是黑色至蓝紫色,次级飞羽有红点。尾巴上也有红点,但一般是隐藏的。尾羽末端黄色。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喙灰色,伯利兹及洪都拉斯亚种雏鸟的喙较深色。墨西哥亚种的眼圈白色,其他的都是灰色。不同地区的亚种其黄色羽毛的数量也有不同。三圣母群岛亚种的头部及上胸都是黄色;指名亚种的只有头部是黄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西北部亚种的只有冠是黄色;洪都拉斯北部亚种的冠及颈背是黄色的。雏鸟的黄色羽毛较少,要2-4岁才会成为成鸟。
墨西哥品种的身体有较多黄色的羽毛,作为宠物的售价也很高。一些的黄色羽毛甚至像三圣母群岛亚种般。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习性:
双黄头亚马逊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分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
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其习性和黄头亚马逊鹦鹉十分相似。它们成对或成群的生活在森林地,吃一些坚果、种子、水果和花穗,在树洞里筑巢。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性格很适合作为宠物,由于很喜欢“说话”,故已成为人类宠物成百年。它们的说话能力只有非洲灰鹦鹉较为好,且只有黄颈亚马逊鹦鹉可以与它们比美。它们嘈吵、活跃、聪明、有趣及顽皮。它们喜欢吸引主人及参观者。不过,它们会对近亲带有攻击性,尤其是在繁殖季节的雄鸟。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喂养: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亚马逊鹦鹉几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但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应拆除巢箱,控制繁殖季节在春秋两季比较合适。
用于繁殖的亲鸟要选择健康,体形轻巧,运动灵活,无腿趾残疾。与配亲鸟年龄要相当,或雄鸟略大于雌鸟。 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配对,其一是先分出雌雄,而后成对放入笼内配对,观察几天确定恋对即可, 如1周内仍不能配对需要调换;其二是大笼内群养,待其自由配对后再捉出放入繁殖笼内进行繁殖。亚马逊鹦鹉母鸟第一窝产卵2~3枚,饲养管理好的,有时也可产4~5枚以上,头窝卵的孵化率一般为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