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带鸟

寿带鸟-->简介:
寿带鸟,俗名别名有绶带、白带子、长尾巴练、长尾翁、练鹊、三光鸟、一枝花、赭练鹊、紫长尾、紫带子。
野生鸟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它们喜欢在森林的下层捕食昆虫,是著名的农林益鸟。原产于亚洲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及菲律宾北部的阴凉阔叶森林。
寿带鸟-->形态特征:
雄鸟和雌鸟的外观不同。雄鸟本身表现出两种色形——白色和红褐色。在红褐色形态中,上体是红褐色而不是白色。二种形态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雄性有长达27厘的长尾羽,两条中央尾羽长达30厘米并下垂拖曳。头部是闪亮的蓝黑色,还有一个耸起的黑色羽冠。有深蓝色至黑色的喉咙,明亮的蓝色眼圈,虹膜黑色。
寿带鸟-->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3-5只成群。性羞怯,常活动在森林中下层茂密的树枝间,时而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时而在枝间飞翔,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飞行缓慢,长尾摇曳,如风筝飘带,异常优雅悦目,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快速地飞行,匆忙或通过悬停飞行来捕猎。会在树叶间穿行时抢夺猎物,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通过短循环或悬停飞行捕获隐藏在叶子下面的无脊椎动物,也会像蝴蝶一样在树叶间移动,并在周围转动以捕捉被惊飞的昆虫。主要在树冠内进食,常从栖息的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昆虫,偶尔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时长尾高举。鸣声高吭、洪亮,鸣叫时羽冠耸立。繁殖期间领域性甚强,一旦有别的鸟侵入,立刻加以驱赶,直到赶走为止。
食虫性鸟类。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种类有甲虫、金龟甲、剑虻、蝉、粉蝶、蛾类幼虫、蝗虫、螽斯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会吃很少量和植物种子,偶尔消耗浆果。
寿带鸟-->喂养:
繁殖期间领域性甚强,一旦有别的鸟侵入,立刻驱赶,直到赶走为止。繁殖期5-7月,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圆锥形,结构相当精致,距地高1-3m。每窝产卵2-5枚,多为3-4枚。卵为椭圆形或梨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乳白色或白色、被有细小的红褐色、赤白色或青灰色斑点。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在雌鸟离巢期向亦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1-12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