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黄雀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黄雀-->简介:

黄雀又称黄鸟、金雀、芦花黄雀,原产于欧洲南部、亚洲东部、南部,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山区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原多在杂木林和河漫滩的丛林中,有时也在丘陵、公园和苗圃、山脚林带避风处见到。1758年命名。

黄雀在中国东北北部和江苏镇江为繁殖鸟;东北南部、内蒙古东部、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为旅鸟,少数为冬候鸟;在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及四川南充、万县和贵州惠水等地为冬候鸟;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亦有分布。

栖息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黄雀是中国有名的笼鸟之一。其羽色鲜丽,姿态优美,并有委婉动听的歌声,又易于驯养,因而为人们所喜爱,故而南北各地都在春秋两季捕养它。并能啄食大量害虫和野生草子,有益于农林。


黄雀-->形态特征:

雄鸟额至头顶黑色,羽缘缀黄绿色,贯眼纹黑色;头颈侧余部绿黄色,后颈和肩背为橄榄黄绿色;腰鲜黄色;尾羽黑褐色;下体颏和喉中央黑色,喉侧、颈侧、胸至上腹鲜黄色,其余下体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略缀暗色纵纹;雌鸟似雄鸟;但体色较暗淡,头顶无黑色,头顶至背为灰橄榄黄色;腰黄绿色,上体均缀有暗色纵纹;下体为苍淡的灰黄色,颏、喉和颈侧泛黄,胸胁部缀有暗色粗纵纹。

 


黄雀-->习性:

黄雀的栖息环境比较广泛,无论山区或平原都可见到;在山区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原多在杂木林和河漫滩的丛林中,有时也到公园和苗圃中。

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春秋季迁徙时见有集成大群的现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隐蔽。平常游荡时喜落于茂密的树顶上,常一鸟先飞,而后群体跟着前往。飞行快速,直线前进。

歌声是更多的金属声、颤音相混杂的旋律,同时缀以喘息音调。雄鸟在其领地内,总是站在高的有利之点或缓慢鼓翼像蝙蝠样炫耀飞翔时进行鸣唱的;在冬末到回迁之前,它经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亚歌形式进行鸣唱。黄雀最典型的叫声是一种“toolee”和“tsuu-ee”声,还有一种纯的 “tet"或“tet-tet”声;飞翔时发出一种“twillit”的颤音。

黄雀的食物一般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春季在中国东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种子、裸子植物种子和鞘翅目小昆虫;夏季以多种昆虫喂雏,尤以蚜虫为主;而秋季则食浆果、草子、稗、粟等。


黄雀-->喂养:

对新来的黄雀要诱食,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前2-3周的饲料以苏子为主,粒料的调配是苏子5份、谷子3份、稗子2份。2-3周后的饲料改为谷子5份、稗子4份、白苏子1份。平时玉米面拌蛋黄1:1。每天给1-2条小皮虫或面包虫和适量水果。冬季和换羽时,苏子的供给量可增加一成,也可以喂少量捣碎的核桃仁或花生米。黄雀喜欢饮用清水,所以,饮用水一定要经常更换,保持饮水缸清洁,黄雀还喜欢水浴,春、夏要设置水浴槽,供其水浴。

多在松树平枝上营巢,或在林下小树上。巢十分隐蔽,由蛛网、苔鲜、野蚕茧、细根和纤维等缠绕而成,颇为精巧,呈深杯形;内垫以细纤维、兽毛、羽毛和花絮等。雌雄均参与营巢,但以雌鸟为主。每窝产卵4-6枚;于5月末或6月初产出。每巢约产14枚,卵呈鲜蓝到蓝白色,缀以红褐色线条和斑点。卵由雌鸟孵卵。两性共同育雏,但以雌鸟为主。黄雀在大兴安岭每年可产两窝,9月初有集群现象。在长白山于9月间见到成群漂泊的情况。冬季它在中国南方各地越冬。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