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双眼无花果鹦鹉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双眼无花果鹦鹉-->简介:

双眼无花果鹦鹉又称红脸果鹦鹉,原产于亚洲印尼的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小岛,澳大利亚东北部也有其族群。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1866年命名,共8个亚种。 


双眼无花果鹦鹉-->形态特征:

双眼无花果鹦鹉是一种小鹦鹉,体长13-16厘米,体重42-55克。面部有复杂的颜色组成,前半部像带着面罩,脸颊和耳羽深红色,额顶部至眼睛的侧面均是辉煌的碧蓝色,一条绿线穿过顶部和背面的眼睛,红色的脸颊下面具有蓝紫光染色,并一直持续到喉咙。翼覆羽为明亮的绿色,初级覆羽为蓝色。次级飞羽是沉闷的绿松石蓝色,具黑色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所有的羽毛呈现黄白色带,底部有绿色与黄色的滚边。较低的下体全部展现出一种黄绿色的颜色,比背部稍浅,双翼侧面沿着翼边的羽毛闪烁着黄色的长条,尾下覆羽灰色。鸟喙强劲有力,铅灰色并具暗灰色的蜡质,虹膜深褐色,腿爪灰绿色。

 


双眼无花果鹦鹉-->习性:

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食物中,无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觅食时安静,动作敏捷快速,不会到地上活动或觅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在栖息的树木上会聚集200只左右。天然食物除了无花果以外, 也会食用水果、花蜜、昆虫幼虫,或由树皮上刮食一些青苔与真菌类植物。


双眼无花果鹦鹉-->喂养: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繁殖季节,在新几内亚从3月开始,在澳大利亚是8月至11月。巢建在大树的主干或大的树枝的树洞里,距地面8至20米。雄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挖掘未完成的鸟巢,会挑好几个洞,然后再作出最后选择。交配前的仪式,雄鸟给雌鸟提供的食物也很常见。其余大部分的工作是由雌鸟完成,鸟巢的入口孔直径约4厘米,孔深20厘米。每窝产2枚白色的卵,时间间隔48小时,孵化持续18天。雏鸟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羽绒毛,7或8周后离开巢。在第3或第4周就会飞行,最初能飞行一小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