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头鹦哥

蓝头鹦哥-->简介:
蓝头鹦哥(学名:Pionus menstruus)又称蓝头鹦鹉,原产于南美洲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国。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及一些亚热带的农作区、农场等低地内,1766年命名,共3个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蓝头鹦哥-->形态特征:
蓝头鹦鹉身长24-28厘米,体重234-295克。是最具代表性的派翁尼斯属(Pionus)鹦鹉。整个头部呈现美丽的钴蓝色,泛着紫色虹彩光泽。鸟喙黑色,喙基处有特殊的红斑。腮颊上有深色圆点,类似黑色的耳朵。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显示层次不同的绿色。下体则是鲜黄色与铜绿色相间。下腹部和尾部有鲜红色。虹膜深褐色。腿灰色。共有3 种相近的亚种,主要差异是头部蓝色的深浅与分布面积多寡。
蓝头鹦哥-->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及一些亚热带的农作区、农场、等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地内。
繁殖期外通常群居,在栖息的树上或食物充足的地方常聚集大批的族群,夜间休息时则是小群栖息在树顶上,通常在树梢间觅食,除了部分地区,它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鸟类。这种鹦鹉完全素食。主要吃种子,香草和水果。也摄取大量的绿色蔬菜,蒲公英,繁缕,菠菜,新鲜的枝叶。偶尔也会到玉米田吃农作物,燕麦,小米和向日葵,导致农业损失。
蓝头鹦哥-->喂养:
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4月、哥伦比亚2-5月、委内瑞拉2月、厄瓜多尔多2-5月,一窝卵数约3-4枚;鸟巢是放置在树洞内,孵化时间约26天,幼鸟孵化后8至10周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