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锥尾鹦鹉

金黄锥尾鹦鹉-->简介:
金色锥尾鹦鹉(学名:Guaruba guarouba)也称金鹦哥、金色鹦鹉、巴伐利亚皇后鹦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东北部的南亚马逊盆地内。1788年命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金黄锥尾鹦鹉-->形态特征:
金黄锥尾鹦鹉体长34厘米,体重270克。鸟体为金黄色,翅膀部分的飞行羽为绿色;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肉色,前端带有一点点浅蓝的色调;虹膜为棕色。
幼鸟的羽色并不是像成鸟一样有着炫丽的金黄色,身体上会夹杂许多橄榄绿色,尤其头部非常明显,而非像成鸟般全部为金黄色,大约20个月后才能渐渐像成鸟般变成全部金黄色。
金黄锥尾鹦鹉-->习性:
金黄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巴西当地的热带雨林,尤其偏好沿着水源流过的林地。
平常多半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喜欢在树枝顶端来回用鸟喙灵活的嬉戏攀爬,常常很急速的在树木间来回飞行移动;平常会和当地其他种类的鹦鹉一同集结觅食,叫声相当尖锐吵杂,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的见。全年都是群居性,通常6~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也会出现在玉米田、芒果园等农作区。
食物包括水果、坚果、种子、浆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
金黄锥尾鹦鹉-->喂养:
在野外繁殖期通常在12~4月的雨季中,筑巢在15~30米高的树洞中,有研究报告纪录它们经常集体繁殖,通常母鸟较多,报告显示最高纪录曾在一窝中发现14只幼鸟,由6只成鸟轮由照顾,一窝约产2~4枚卵。
人工繁殖的金黄锥尾鹦鹉繁殖期约在11月开始。一次约会产下3~5枚卵,雌雄亲鸟都会共同轮流孵蛋,孵化期间约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7周,等到幼鸟羽毛长成以後,亲鸟便会很快的将其逐出巢并且开始准备生育下一窝。
共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