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蜜袋鼯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蜜袋鼯-->简介:

蜜袋鼯(学名:Petaurus breviceps)又称蜜袋鼠、糖袋鼯、澳洲飞袋鼠、澳洲蜜袋鼯,分布于澳洲、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灌木森林里。1839年命名,4个亚种。

蜜袋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蜜袋鼯-->形态特征:

蜜袋鼯的身体像鼬科,耳朵薄而尖,并有一条很长但不能抓东西的尾巴。蜜袋鼯由鼻至尾巴长约27-61厘米。蜜袋鼯身披毛茸茸的蓝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圆,体态轻盈娇小,肚子呈奶油色,背部贯穿一条与众不同的黑斑。在野外,蜜袋鼯几乎同叶子和树枝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辨别出来。蜜袋鼯的前额、胸部及泄殖腔有臭腺,身体的两侧,前后腿中间长有两个薄膜;其吻部比较尖,头上长着一对很有辨识度的椭圆形耳朵;耳朵的外表面有毛发覆盖,而内表面则几乎无毛;身体长着一层棕色毛发,身后长着长长的尾巴。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 


蜜袋鼯-->习性:

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好群居,常常40-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盘活动。善于滑行,蜜袋鼯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

蜜袋鼯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偶尔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


蜜袋鼯-->喂养:

成熟的蜜袋鼯每年可交配2-3次,每次可以产下1-2只幼体,怀孕期大约为2-3周。小蜜袋鼯是在母亲的“口袋”中成长的。初生幼体会自行爬入母亲的口袋中,咬住乳头不放,这一时期持续40天左右的时间;之后会继续在“口袋”中成长一个月左右,然后会攀住母亲到处活动。小蜜袋鼯大约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断奶离开母亲自行进食了。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