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鹦鹉鱼

原产地: 中美洲 体型: 25-35厘米 寿命: 4-5年 参考价: 10-50元
cwbk
鹦鹉鱼-->简介:

鹦鹉鱼,也叫血鹦鹉,是台湾观赏鱼养殖者偶然中用雄性的红魔鬼鱼(厚唇双冠丽鱼)与雌性的紫红火口(粉红副尼丽鱼)杂交而成的观赏鱼。因为公鹦鹉鱼和母鹦鹉鱼染色体无法配对,因此公鹦鹉鱼不能给母鹦鹉鱼受精。 [1] 而用雄性的紫红火口去杂交雌性的红魔鬼鱼可以获得体型宽硕而且会起头的金刚鹦鹉鱼。如果用会起大头的雄性迈达斯鱼(橘色双冠丽鱼)去杂交雌性的紫红火口,就会获得体型长宽比接近1:1而且会起头的财神鹦鹉鱼以及头部上方曲线平滑的元宝鹦鹉鱼。喂食富含虾红素的饲料会使鱼只表现鲜红,非常讨喜。


鹦鹉鱼-->形态特征:

因为颜色跟鹦鹉一样绚丽闻名,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有带纹鹦嘴鱼(Callyodonfasciatus),长46公分(18吋)。雄鱼为绿橙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黄色相间。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vetula),体长约50公分(50吋),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鹦鹉鱼体长可达1.2公尺(4呎),重可达20公斤(45磅)。

鹦鹉鱼体呈长圆形,甚侧扁。头短而高,背缘呈锐嵴状,口中大,前位,能伸出,出颌齿1行,锥状,内侧常具1行至数行小齿,前端各上大犬齿1对,口角无犬齿。前鳃盖骨光滑,体被中大圆鳞,颊部一般无鳞或仅在眼后下方有鳞,侧线中断,侧线鳞18~22+4~9。背鳍Ⅱ,Ⅶ~12~13,第1和第2鳍棘延长呈丝状,与后方各鳍棘相距颇远,有很低的鳍膜相连,臀鳍Ⅲ~11~13,尾鳍圆形。体侧具4条横带,背鳍第6~7鳍棘下方1黑斑。


鹦鹉鱼-->习性:

鹦鹉鱼栖息在礁沙混合区,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水面下30-50厘米的深度中。幼鱼模拟海藻碎屑随水流漂动,受惊吓时会躲入沙中,夜晚潜沙而眠,属肉食性,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它们的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齿,不仅能咬下粗硬的海藻,而且连多刺的海胆也不能幸免。鹦鹉鱼还可以咬动坚硬的珊瑚,甚至连有毒的食物也照吃不误。


鹦鹉鱼-->喂养:

温度控制: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水质控制: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鹦鹉鱼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由于鹦鹉鱼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鹦鹉鱼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

食物要求: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