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鹦鹉

黄翅鹦鹉-->简介:
黄翅鹦鹉又称黄翅鹦哥、硫黄翅鹦哥、霍夫曼氏锥尾鹦鹉,原产于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主要栖息于海拔500-3000m的森林边缘地带、林木茂密地区、开阔的热带草原、潮湿的雨林、季节性的森林、都市中的公园等都是它们经常栖息与活动的地方。1861年命名,共2个亚种。
黄翅鹦鹉-->形态特征:
黄翅鹦哥依照不同亚种体长为22到25厘米,体重为84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头顶、颈部、头部后方、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的羽毛都带有些黄色的滚边;耳羽为红色;耳羽、下巴、喉咙以及胸部均带有不同程度的桔红色;一级飞行羽的覆羽、次要飞行羽和翅膀内侧的飞行羽为黄色,尖端为绿色;翅膀外侧的二级飞行羽为蓝色;尾巴上方为橄榄色,内侧为红棕色;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肉色,虹膜为棕色。幼鸟的虹膜为红棕色,头颈部羽毛的黄色滚边也更为明显。
黄翅鹦鹉-->习性:
黄翅鹦哥主要栖息于森林的边缘地带,特别是林木茂密的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介于海拔500米到3000米高的上缘次要植被区。各种不同自然型态的地区,开阔的热带草原、潮湿的雨 林、季节性的森林、都市中的公园等都是它们经常栖息与活动的地方。
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通常戒心不重,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然而有时候也相当胆小;飞行的高度通常比较低,也会伴随吵杂的叫声,因此很容易被人发现,尤其在飞越过空旷开阔地区的时候。群居性,通常成一小群活动,是非常合群爱社交的鸟种,常可以看见几只鸟紧靠在一起彼此互相理毛;偶尔在栖息处会大群地聚集,群聚在一起时通常很吵杂,绿色的体羽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色,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迁移的时间地点完全视食物的充足与否决定。主要以种子、水果、坚果、浆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为食。
黄翅鹦鹉-->喂养:
繁殖期约在5-7月,筑巢于树洞中,一窝约产3-6枚卵,孵化期约需22-24天,7-8个星期后羽毛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