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角百灵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角百灵-->简介:

角百灵(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原产于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地区,非洲局部地区。1758年命名,共42个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角百灵-->形态特征:

头体长15-17cm,翼展31-35cm,重33-45g。上体棕褐色至灰褐色,眼先、颊、耳羽和嘴基黑色,眉纹白色或淡黄色、与前额白色相连。在额部与顶部之间具宽阔的黑色带纹,带纹的后两侧,有黑色羽毛突起于头后如角。颊部白色并具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但外侧1对尾羽白色,后爪长而稍弯曲。虹膜褐色或黑褐色,嘴峰黑色,跗蹠黑色或黑褐色。


角百灵-->习性:

栖息于高山、高原草地、荒漠、半荒漠、戈壁滩和高山草甸等干雌性草原地区,冬季有的也出现于沿海地带、路边和农庄附近。

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特别是迁徙季节、非繁殖期和冬季较喜成群。主要在地上活动,一般不高飞或远飞。善于在地面短距离奔跑,如遇惊扰则站立不动,抬头张望,当危险临近,才做短距离飞行。善鸣叫,尤其是早晚,鸣声清脆婉转,亦常在空中鸣唱。

角百灵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青稞、植物碎片、蝗虫、鳞翅目幼虫和甲虫碎片。


角百灵-->喂养:

角百灵繁殖期为5-8月,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繁殖期稍早,5月中旬即开始产卵。巢呈浅杯形,较为精致,用杂草、毛发、鸟羽、须根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每窝产卵2-5枚,卵浅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缀褐色细斑。

两性轮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留巢期11天,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