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色凤头鹦鹉

鲑色凤头鹦鹉-->简介:
鲑色凤头鹦鹉也称摩鹿加凤头鹦鹉、朱鹭冠鹦鹉、橙色凤头鹦鹉、鲑冠葵花鹦鹉,原产于亚洲印尼摩鹿加群岛的西瑞岛及周围邻近的小岛。1788年命名,无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的濒临绝种鸟类。
鲑色凤头鹦鹉-->形态特征:
鲑色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775-935克。在凤头鹦鹉中属于体形硕大外表美丽的鹦鹉之一。体羽主要为白色,雪白漂亮,头冠竖立时特别长,向后弯曲,由于具鲑鱼的粉红色而得名。这种大鹦鹉拥有超炫的白色羽毛,经常与粉红色的色彩贯穿始终。翅膀和尾巴底面是橙黄色。裸露的蓝白色皮肤环绕着眼睛,鸟喙灰黑色,腿和脚灰色。
雌鸟比雄鸟大,有黑褐色虹膜,而雄鸟的虹膜是黑色。
鲑色凤头鹦鹉-->习性:
栖息于海拔100-1200m之间,超过海拔900m就很少有其踪迹,常栖息于开阔的林地、红树林、沼泽区、溪河边的森林区等地。
通常单只、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偶尔大批聚集时约有16只,但由于数量严重下滑,这种景象已不常见到,在早晨离开栖树与傍晚返回栖树时会发出响亮的鸣叫。
主要食用坚果、椰果、种子、浆果、昆虫等。
鲑色凤头鹦鹉-->喂养:
繁殖期在7-8月间,筑巢于高耸的树洞内,一窝产2枚卵,约28天后孵化,约在4、5岁时成熟。
人工饲养条件下,一年可多至3-4窝,一窝产2枚卵。孵化期约29天,羽毛长成约需14-15个星期,全年均可能繁殖。
共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