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白腰文鸟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白腰文鸟-->简介:

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又称白丽鸟、禾谷鸟、算命鸟、衔珠鸟、观音鸟、十姊妹鸟,原产于亚洲中国、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1766年命名,共6个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白腰文鸟-->形态特征:

头体长10-12cm。上体红褐色或暗沙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额、嘴基、眼先、颏、喉黑褐色,颈侧和上胸栗色具浅黄色羽干纹和羽缘,下胸和腹近白色,各羽具U形纹。虹膜红褐或淡红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跗蹠蓝褐或深灰色。常站在树枝、竹枝等高处鸣叫,也常边飞边鸣,鸣声单调低弱,但很清晰。叫声似嘘、嘘,声声分开,急速而短,受惊时鸣声更尖锐而短促。


白腰文鸟-->习性: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尤以溪流、苇塘、农田耕地和村落附近较常见,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很少到中高山地区和茂密的森林中活动。

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飞行时两翅扇动甚快,常可听见振翅声,特别是成群飞翔时声响更大,快而有力,呈波浪状前进。

野生白腰文鸟以植物种子为主食,特别喜欢稻谷。在夏季也吃一些昆虫和未熟的谷穗、草穗。


白腰文鸟-->喂养:

白腰文鸟在中国的繁殖期持续时间较长,四川地区3月开始繁殖,而在福州繁殖期可以到11月。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7枚。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通常每1-2小时交换1次。夜间雌雄亲鸟同时栖于巢中。当亲鸟发现有危险或发现卵被侵扰过时,亲鸟则将卵挟在臀部飞往他处,或躲过危险再返回巢中,具有搬运卵的本能。孵卵期14天左右。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轮流哺育,19天左右幼鸟即可离巢出飞。 

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