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额金刚鹦鹉

红额金刚鹦鹉-->简介:
红额金刚鹦鹉(学名:Ara rubrogenys)原产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特有品种,主要分布于大里奥斯、米斯克、坚而皮科马约谷。1847年命名,无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红额金刚鹦鹉-->形态特征:
体格壮硕强健,体长55-60厘米,平均翼展为81.28厘米,它们是最轻的金刚鹦鹉,体重在425-550克之间。两性羽毛颜色相似。鸟体大致上为橄榄绿色。前额、耳羽以及大腿附近都有红色的羽毛,翅膀也有零星的分布红色羽毛。眼睛周围皮肤苍白,鸟喙为黑色。红额金刚鹦鹉幼鸟时期头部红羽并不明显,会随着年龄慢慢增多,成熟后头部、面颊与肩部的羽毛会呈现美丽鲜艳的橘红色,非常美丽。
红额金刚鹦鹉-->习性:
喜欢半干燥的山谷、并且以山谷附近森林的植被为活动范围,也常常喜欢飞到这些山谷附近的农田去觅食。 红额金刚鹦鹉通常成对活动,在繁殖季也会群聚多达30只左右,偶尔在筑巢的树上会聚集高达80只。一大早便会飞到觅食区觅食直到黄昏才归巢,很吵杂但是个性并不内向,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在地面寻找食物,有时候高达4小时。
食物包括种子和水果,但由于天然食物通常很少,该物种大量地以农作物为食,尤其是花生和未成熟的玉米。也喜欢干燥地区各种不同的仙人掌,以及一些野生的水果、浆果、坚果和小昆虫等。
红额金刚鹦鹉-->喂养:
多在岩壁洞穴里筑巢繁殖,产卵发生在2-3月,每对成鸟每年产卵一次,偶尔两次。一次繁殖约产1-3枚卵,但可能只会带大一只幼鸟,由于巢穴多在岩壁内所以幼鸟比较不易被盗猎者捕捉。
共0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