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噪鹛

白冠噪鹛-->简介:
白冠噪鹛(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1815年命名,共4个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白冠噪鹛-->形态特征:
白冠噪鹛整个头、头侧、羽冠以及颏、喉和上胸白色;前额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在白色头部极为醒目;最长的冠羽后部逐渐变为灰色或棕灰色,紧靠头部白色之后有一锈红色或棕栗色领圈,沿颈侧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领圈后的上下体羽概为橄榄褐色。
白冠噪鹛-->习性: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和竹丛发达的茂密阔叶。
喜结群,即使繁殖期间,也常见3-5只成群在一起。多在林下地上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跃和喜欢鸣叫,常边跳边叫,有时一只鸣叫,引起群中其他个体跟着高声齐鸣,叫声响亮,极为嘈杂、喧哗。多在地上落叶层中觅食。
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等昆虫为食,也吃榕树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白冠噪鹛-->喂养: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幼树上。每窝产卵通常3-5枚,卵纯白色、光滑无斑,为椭圆形。
白冠噪鹛的饲料以虫类为主,包括蚕蛹、蚯蚓、蟑螂、蚊子等。此外,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芝士、肉松等,以增加营养。
白冠噪鹛是一种早起的鸟类,所以饲料的喂养时间应该在早晨 6 点左右,晚上 6 点左右进行。一般情况下,一天喂两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