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公仓鼠

老公公仓鼠-->简介:
罗伯罗夫斯基仓鼠(学名:Phodopus roborovskii)又称老公公仓鼠、公婆鼠、豆鼠、小毛足鼠、荒漠毛庶鼠、老婆婆仓鼠、多瓦夫仓鼠,原产于亚洲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1903年命名,无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老公公仓鼠-->形态特征:
体长65—100mm。眼较大;耳大而长圆,耳长与后足长近相等。四肢短小,一般仅微长于被毛之外。体背淡灰驼色或灰驼色。头背部色较深,体背之臀部颜色较淡,呈浅淡的驼色,至尾上部接近白色。背毛基黑灰色,中段为浅淡的白色,向毛尖灰驼色渐加深。多数背毛毛端部为浅驼色,少数毛端黄色;杂有稀疏的长于其他体毛的黑色长毛,在臀部较为明显。眼后上方与耳之间具一明显的白色毛斑。白斑之后,耳外侧前方具一块略呈灰色的毛区。耳廓内部被稀疏的白毛,耳背面上方毛黑色,下方黄白色,耳背面基部纯白色。腹面纯白色,在体侧的大部亦为白色。白色腹毛与背毛的灰驼色分界明显。一般较平直,但在前肢和后肢部位的背毛灰驼色向下延伸,使前肢的前后呈明显的白色斑。四肢纯白色,前后足的背面均被白毛。蹠部具白色短的密毛。前足拇指处裸露,掌垫大而明显。
老公公仓鼠-->习性:
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及干草原的植被稀疏的沙丘地带,或沙丘间的灌丛。荒草地和农田中亦有发现。
性情温顺、反应灵敏、擅于奔跑。多夜间活动,在傍晚和黎明时活动最为频繁。活动范围较小,距洞口一般不超过50m。常打洞于沙丘斜坡处。
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老公公仓鼠-->喂养:
从3月份开始繁殖,至9月,个别的可达10月份。妊娠期约3周,每胎4—8只,5、6月份为繁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