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松鼠

红腹松鼠-->简介:
红腹松鼠(学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又称黄山松鼠、赤腹松鼠,原产于亚洲中部及南部地区,包括中国、缅甸、印度、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1778年命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级别。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腹松鼠-->形态特征:
红腹松鼠体长19-25厘米,尾大,其长等于或略大于体长。毛基为灰黑色,毛端黑黄相问或全为黑色;故而可见细小的黑黄斑点。腹毛棕灰或棕黄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浅棕色。尾毛背面与体背腹毛色泽相同,惟后部边缘为黑黄相间的毛环。两颊及吻部色淡呈灰黄色。四肢内侧为赭色。
红腹松鼠-->习性:
红腹松鼠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常常出现在次生林、砍伐迹地以及丘陵台地、椰林、灌木林、竹林、乔木和竹林混交林、马尾松林、枞林、灌木丛等植被环境中。
红腹松鼠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吃一些果实、禾草、昆虫、鸟卵、雏鸟以及蜥蜴等。
红腹松鼠-->喂养:
赤腹松鼠繁殖期较长,全年均能生殖,但以12月和5月为高峰。一般从2月起至9月每月均有怀孕个体。每胎通常2仔,也有1或3仔的。一般3、4月脱毛和换毛,8月间开始更换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