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
底部
回到
顶部
所在位置:-> 宠物之家-> 宠物百科-> 宠物详情

彼斯奎氏鹦鹉

原产地: 体型: 寿命: 参考价:
cwbk
彼斯奎氏鹦鹉-->简介:

彼斯奎氏鹦鹉(学名:Psittrichas fulgidus)分布于新几内亚岛上的山区,包括印尼的艾利安爪哇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新几内亚岛上一种独立种类的珍稀鸟类。2002年命名,无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彼斯奎氏鹦鹉-->形态特征:

派斯奎特氏鹦鹉体长46厘米,体重600-800克。脸部没有羽毛、鹰喙状的喙部等特征状似兀鹰或秃鹫,体羽仅有黑色和红色的颜色,有裸露的面部皮肤和长喙,方尾加强了其特殊的形体轮廓。雄鸟的脸上耳部附近有一块红色的斑点,胸部和上腹部的羽毛棕色,有浅灰色边框,这些地方呈现出鳞片状外观;底部的其他的地方的和翅膀的一部分覆羽鲜红色;顶帽、颈部和背部黑色,臀部和尾巴形成明显的对比,是暗红色。尾巴相对较短,为黑色。鸟喙黑色,虹膜酱色,腿灰色。

雌鸟眼睛后面没有红点存在。


彼斯奎氏鹦鹉-->习性:

彼斯奎氏鹦鹉偶尔在平原活动,大部分的时间都仅限于丘陵地区、森林、山区和有大树的次森林区。

这些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600至1200米的高度。彼斯奎氏鹦鹉族群数量少,大多单独、成对或20只左右一起聚集活动,栖息的树大多是邻近水源区的独枝高树,喜欢在树冠层飞行,很容易看到。

派斯奎特氏鹦鹉几乎只食用少数几种种类的无花果,这些水果有很厚的外皮,也吃其他较软的水果,像芒果或露兜。偶尔会吃一些花蜜和花。


彼斯奎氏鹦鹉-->喂养:

彼斯奎氏鹦鹉人工繁殖成果相当罕见,也相当困难。繁殖需要大的笼舍,需成对分开饲养,一窝产下2枚卵,孵化期约28-31天,3-4个月大羽毛长成;也许是幼鸟食物的关系,幼鸟常常在一个月大时会无征兆的死亡,并不容易照顾。

野外大多数的彼斯奎氏鹦鹉,居住在新几内亚岛的中央山脉,在每年的2月、 4月和5月繁殖 。这些鸟将它们的巢通常是安置在一个大树洞内,每窝产卵子 枚,卵孵育27至31日,12月份在鸟巢附近可见幼鸟。